金秋时节的北京,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特博会)以一场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各大媒体记者的目光;集品牌评定、经贸洽谈、金融对接、信息交流、宣传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使社会各界对这场即将在三门峡举行的盛会兴趣倍增。
特博会有利于提升民族特色品牌,促进产业转移,形成新的经济因素。特博会在三门峡举办开启盛大机遇。这种机遇的来临,既源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也源于三门峡干部群众同心戮力、克难攻坚而奠定的良好基础。
今年前7个月,西、中、东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55.0%、34.3%和4.4%,河南高达75.5%;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7%;而东部地区下降3.5%,西部地区下降17.6%。中原经济区为主体的中部地区已成为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的热土。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三门峡已初步走上以“四大一高”引领经济转型、“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综合竞争力排名跃居全省第五位。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浸染的开放心态,大交通建设浇灌出的区域枢纽硕果,以及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代表的硬件服务设施,更清晰地勾勒出我市举办盛会的良好基础。
首届特博会将着力创新,顺应会展经济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新趋势,认真谋划、科学安排,通过特色化、专业化、贸易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从全国精选众多高附加值、具备地域优势、拥有品牌发展潜力的特色商品参展,注重展会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致力于构建展销平台、品牌平台、融资平台、贸易平台、创新平台五大高端服务平台:
品牌平台。依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品牌建设与促进中心,开展中国特色品牌认定评选工作,帮助特色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销平台。特博会将提供展览总面积20000平方米、800个国际标准展位,为全国各地的参会企业展览特色商品、拓宽销售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融资平台。充分利用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的扶持资金,依托渣打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保险机构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贸易平台。规划建设特色商品城,探索“前店后厂”模式,搭建专业化高端电子商务平台,举办大宗商品购销对接活动,帮助特色企业拓展市场、扩大销售。
创新平台。在科技部支持下,成立特色产业实验室,为创新型特色商品提供科技成果转换、知识产权维护、专利申请、专利项目推广等服务。
在五大高端服务平台的幕后,分别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中科院现代服务业协会和科技部科技司等实力强劲的支持单位。
在明确的对应支持单位之外,国家发改委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在扶持政策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特色产业发展基金设立上,中国人民银行在搭建融资平台上都对首届特博会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解放军总后勤部等单位以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方政府也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支持首届特博会的举办。
东方国际特产城,特色商品检测认证中心,黄河金三角金融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企业商品储备仓库及物流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政策支持之外,一系列立足于三门峡和特博会的项目作为强力支撑,使五大高端服务平台的打造显得步履豪迈。
风云际会,激荡澎湃。境内外嘉宾客商3000余人,全国各地特色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以及海外特色商品1000多种将汇集三门峡。
三门峡,正张开热情的臂膀,盛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特博会,即将为三门峡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敲响腾飞的前奏。